首页 资讯 正文

急救课堂暑期“开”进高铁站

体育正文 89 0

急救课堂暑期“开”进高铁站

急救课堂暑期“开”进高铁站

核心提示丨一个(yígè)名字就是一个精神标杆,一条(yītiáo)道路(lù)就是一处永恒记忆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细数中原大地的大街小巷,一些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令人难忘。本报今日推出“打卡红色(hóngsè)之路 铭记(míngjì)英雄之名”特别报道,实地探访靖宇大道、赵崇德大道、鸿昌路、雪枫大桥等(děng)地,讲述其现在的发展和背后的历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致敬革命先烈。 靖宇大道(dàdào) 革命薪火 代代相传 河南日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记者 刘晓波 通讯员 苗银 一条(yītiáo)红色路,一座英雄城。 在驻马店市驿城区,有一条特殊(tèshū)的(de)道路——靖宇(jìngyǔ)大道,驻马店人民以这种方式,纪念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出生和成长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。 山河念英魂,浩气共长存,靖宇大道边上正是庄严肃穆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。7月4日,走进纪念馆,陈列厅展出的1000余件文物,瞬间把人拉(lā)回到那段(nàduàn)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(zhēngróngsuìyuè)。 杨靖宇出生在(zài)驻马店市确山县(quèshānxiàn)一个穷苦农民(nóngmín)家庭,本名马尚德,在领导抗日斗争时改名杨靖宇。1927年他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,后奉命赴东北,在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期间,领导6000余人的队伍,分布南满一带坚持(jiānchí)抗日斗争。革命生涯中,他曾5次被捕(bèibǔ)入狱,屡受酷刑(kùxíng),始终坚贞不屈。1940年2月23日,在林海雪原的严酷环境中与日军血战,坚持到最后一人,壮烈殉国,时年(shínián)35岁。 “冒着零下(xià)40多摄氏度的(de)严寒(yánhán),已经五六天没有吃过一粒粮食的杨靖宇拖着十分虚弱的身体,独自一人奋战在茫茫林海雪原之中。此时的他身患重感冒,双脚严重冻伤,右臂挂彩,倚靠着一棵扭筋子树,左手(zuǒshǒu)持枪,仍在向敌人还击。敌人一个个倒下,他的胸部也连中数弹(shùdàn)。将军牺牲后,敌人残暴地割下他的头颅,抛开他的腹部(fùbù),却发现他的胃(wèi)中只有草根、树皮和(hé)棉絮,没有一粒粮食!”担任讲解员两年多来,王田讲了无数次杨靖宇将军的故事,可每当(měidāng)讲起将军牺牲这一幕,她都不禁泪光闪烁,“我的脑海中无数次勾勒出将军与敌人拼杀的场景,这一直激励着我把讲解工作做得更好,把红色(hóngsè)精神传承下去。” 八十五载光阴流转,杨靖宇(jìngyǔ)的精神火炬从未熄灭。驻马店市(zhùmǎdiànshì)为致敬革命先烈,先后以(yǐ)杨靖宇的名字打造了“一条街道、一座(yīzuò)广场、一处公园、一所学校、一尊塑像”等工程。靖宇大道、靖宇小学、靖宇中学、杨靖宇将军纪念馆……“靖宇”印记深深镌刻在天中大地上。 每年(nián)的杨靖宇诞辰日、殉国日,清明节,靖宇大道上游客络绎不绝,坐落在这条路上(lùshàng)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(jìniànguǎn)年接待访客达58.5万人次,高峰(gāofēng)日期间日接待访客近7万人次,已成为驻马店市(zhùmǎdiànshì)一座重要的城市地标;驻马店市杨靖宇中学(驻马店市第三中学)将杨靖宇事迹编进红色教育读本,聘请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民(jìmín)、驻马店市杨靖宇研究会和老促会成员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,为学校开展红色教育讲座…… 守护红色江山,既需要铭记“从哪里来(lái)”的历史叩问,更要书写“向何处去”的时代(shídài)答卷。天中大地上走出(zǒuchū)的民族英雄,始终感召和鼓舞着这里的人民,凝聚起实干奋进的力量。 如今,靖宇大道的西北方向坐落着皇家驿站景区,东北方向(dōngběifāngxiàng)布局着“工业长廊”,一边城市烟火,一边产业(chǎnyè)新城。将军心心念念的家乡,正以实干为楫(jí),辉光日新,奔赴绚烂的未来。 靖宇大道路牌(lùpái)。苗银 摄 赵(zhào)崇德大道 英雄路映照赤子心 河南日报(hénánrìbào)客户端记者 卢松 刘宏冰 7月4日,商城县陶家(táojiā)河畔,“赵(zhào)崇德大道”路牌在晨曦中熠熠生辉。 这条连接县城和商城高中的道路,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,也(yě)寄托(jìtuō)着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“在我这个年纪,曾祖父(zēngzǔfù)赵(zhào)崇德为了祖国和民族,已经奔赴战场。”走在赵崇德大道上,赵崇德的曾侄孙、今年(jīnnián)参加高考的赵传承一脸崇敬。 1914年出生于商城县(shāngchéngxiàn)伏山乡七里山村一个贫苦农家的(de)赵崇德,15岁参加革命,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大别山转战川陕,历经长征,赵崇德总是身先士卒,对战士(zhànshì)关怀备至(guānhuáibèizhì),被称为“打仗如虎、爱兵如母”。 1937年10月19日凌晨,时任八路军129师769团3营营长的(de)赵(zhào)崇德,率队突入阳明堡日军机场(jīchǎng),炸毁敌机24架,歼敌百余人,创造了战争史上(shàng)步兵袭击战机获胜的奇迹。年仅23岁的赵崇德,却在掩护部队撤退(chètuì)时中弹牺牲。彭德怀含泪评价:“忠肝赤胆,与日月争光。” 2015年,为纪念(jìniàn)抗日英烈,商城县(shāngchéngxiàn)将连接县城和商城高中(gāozhōng)的道路命名为“赵崇德大道”。随后的10年间,融合历史纪念与现代生活,赵崇德大道历经多次拓展提升,成为商城的标志性道路。 赵崇德牺牲后,身埋何地一直(yìzhí)牵动着家乡(jiāxiāng)人民的心。2020年,一场“寻找赵崇德”行动在晋豫两省展开,他们找到了山西省原平市苏龙口镇刘家庄村(cūn)村民世代守护的赵崇德墓地。 “迎接英雄魂归故里、安葬遗骸那天,信阳突降暴雨(bàoyǔ)。”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“名誉村长”、河南日报社(rìbàoshè)退休记者王天定说,“家乡人民(rénmín)彻夜无眠,冒雨迎接英雄回家。” 家乡的(de)后山上立起了“抗日英雄赵崇德之墓”的高大(gāodà)石碑,碑帽上那颗闪闪的红星,仿佛英雄永远跳动的红心。 商城烈士陵园内,赵(zhào)崇德纪念广场上,赵崇德塑像巍然矗立,目光(mùguāng)坚毅地注视着这片他誓死保卫的土地。 今年4月,修葺一新的赵崇德故居对外开放(duìwàikāifàng),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(gànbùqúnzhòng)络绎不绝。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(商城段)建设的启动(qǐdòng),大山里红色景点穿珠成链,形成独特的“红色画廊”。 赵传承说(shuō):“曾祖父在(zài)中华民族抗战史上(shàng)留下了传奇。父母给我取名‘传承’,就是要让我传承先辈遗志,弘扬英雄精神,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好。” 暮色四合,路灯亮起,赵崇德大道尽头,放了暑假的商城高中校园宁静祥和。从这里毕业(bìyè)的莘莘学子都记得(jìde):一位和他们(tāmen)年纪相仿的青年,用自己的生命,换来了这盛世安然。 “大道连接着历史与当下。”凝望路灯(lùdēng)下的道路,商城县委(xiànwěi)党史和(hé)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志昌说,“赵崇德大道,不仅是商城县的一个地标,更是传承革命精神的一个坐标。” 夕阳映照下的赵崇德大道。黎长霖(lízhǎnglín) 摄 鸿昌路 太行山(tàihángshān)下英名长留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(jìzhě) 樊霞 姚广强 昂首挺立,身着戎装,手持(shǒuchí)佩剑,阳光下(xià)的吉鸿昌雕像高大英武,正远眺巍峨的太行山(tàihángshān)。雕像前车水马龙的道路,就是博爱县城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干道——鸿昌路。 “2005年,博爱县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军,将一段道路命名为鸿昌路,长约5.5公里(gōnglǐ),目前是(shì)327国道的一部分。”7月5日,博爱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、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(zhōngxīn)主任张跃文说。 吉鸿昌(jíhóngchāng)是河南(hénán)扶沟县人,2014年9月1日,被列入民政部公布(gōngbù)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他参与抗日斗争(dòuzhēng)的地点主要在河北张家口、内蒙古多伦等地。那么,博爱县与吉鸿昌将军因何“结缘”? 博爱县(bóàixiàn)文史专家何世国介绍,博爱县正是(shì)在(zài)吉鸿昌将军的提请下设立的,他是博爱县的奠基人(diànjīrén)之一。1927年9月,沁阳因民族纠纷引发大规模械斗。械斗被平息后,为了宣传民族团结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思想,在当地(dāngdì)驻军的吉鸿昌将军建议,将丹河以东地区四乡十五图(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单位)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(cūnzhuāng),从沁阳析出,设立博爱县。经主政河南的冯玉祥(féngyùxiáng)批准,博爱县正式设立。 吉鸿昌(jíhóngchāng)1913年加入冯玉祥部,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军长。后因对(duì)“围剿”红军态度消极,他被(bèi)国民政府强令出国“考察”。1932年1月(yuè),吉鸿昌回国后变卖家产,组织武装抗日。1932年秋,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3年,吉鸿昌参与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将日伪军逐出察哈尔省。1934年11月,被捕入狱(rùyù)的(de)吉鸿昌被蒋介石密令“就地枪决”。就义前,他写下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(zuò)今日羞。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”的诗句。 吉鸿昌将军的(de)(de)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(yīzuò)不朽的丰碑,深深铭刻在博爱人的心中。多年来,全县中小学校坚持开展吉鸿昌抗日事迹学习活动,让学生了解建县历史、鸿昌路由来,厚植爱国情怀。 清化镇街道王庄村(wángzhuāngcūn)党支部书记王志敏说:“鸿昌路刚命名时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不够完善,近年来通过绿化、亮化,道路变化显著,路旁还建起(jiànqǐ)了车管家物流产业园,已有17家物流企业入驻,年业务量超(chāo)60万吨。” 该县已向省交通运输厅、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申请(shēnqǐng),拟于今年对鸿昌路进行(jìnxíng)功能性养护修复。 吉鸿昌将军雕像和(hé)脚下的鸿昌路。郑海斌 摄 雪枫(xuěfēng)大桥 英魂浩气耀长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司马连竹(liánzhú) 南阳是一座水城,秀美的白河穿城而过。在飞架白河的七座大桥(dàqiáo)中,以革命先烈彭雪枫名字命名的雪枫大桥位于白河下游西南段(duàn),连接着两岸的雪枫路,成为“满城绿色半城水”中的一抹亮色(liàngsè)。 7月5日,记者驱车沿着白河岸边的道路行进,转入雪枫路后驶上引桥,随着桥面逐渐升高,篆刻着“雪枫大桥(dàqiáo)”的巨石映入眼帘,在(zài)如织的车流中,似乎回(huí)响起金戈铁马的岁月之声。 雪枫路西接312国道与卧龙路入市口、东至312国道双铺段交叉口,是(shì)划定(huàdìng)南阳中心城区西南区域的(de)框架道路,在这条长约20公里的道路上(shàng),最醒目的地标就是雪枫大桥(dàqiáo)。雪枫大桥全长2100余米,其中主桥长1047.2米,桥宽37.5米,双向8车道,建成时其跨度、宽度和高度(gāodù)均为白河(báihé)上桥梁之(zhī)最。雪枫大桥不仅是南阳首座跨白河立交桥,也是中心城区西南要道上的关键工程,还是312国道中心城区改线段的控制性桥梁,其建成通车一举改善了周边区域交通不畅的状况。 “雪枫大桥没(méi)建成前,我上下班要绕行,遇上天气不好更麻烦。”市民潭先生家在雪枫大桥北端的桂花城小区(xiǎoqū),他(tā)告诉记者,现在开车过河到南岸的工业园区不到10分钟,以前则(zé)要从上游的卧龙大桥等绕行,车程在40分钟以上。 作为(zuòwéi)南阳市委(shìwěi)、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,2010年12月29日,雪枫大桥正式开工。经过18个月的建设,2012年6月底,这座投资(tóuzī)约1.5亿元的现代化大桥正式通车。 雪枫大桥北连北京大道(dàdào)南段,南接南阳新经济产业园区,两侧引桥设有上下桥人(rén)行通道,滨河大道、白河大道分别从(cóng)引桥下穿过,各个方向的人、车各行其道,设计科学且人性化。 大桥架起了白河上的新通途,而(ér)大桥的名字则承载(chéngzài)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。 彭雪枫(péngxuěfēng)1907年9月(yuè)9日出生于镇平县七(qī)里庄村,并(bìng)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。他参加过第三、四、五次反“围剿”,走过长征;组织过土成岭战役,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,直取遵义城;横渡金沙江,飞越大渡河,进军天全城…… 1938年,彭雪枫到河南(hénán)确山竹沟开辟抗日根据地,他(tā)创办的《拂晓报(bào)》成为激励战士的精神旗帜。1944年9月11日,在(zài)河南夏邑八里庄的抗日战斗中,彭雪枫在前线指挥,不幸被流弹击中,英勇牺牲。 如今,彭雪枫的英勇事迹感召着人们踔厉奋发(chuōlìfènfā),勇毅前行。 雪枫大桥建成后(hòu),白河南岸的工业园区迎来了新(xīn)(xīn)的发展机遇。天冠集团、乐凯华光公司等企业因交通状况改善而焕发新活力,新的工厂在河畔拔地而起。今天的南阳人,正在(zhèngzài)英雄精神的激励下,加速奔向美好的未来。
急救课堂暑期“开”进高铁站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